第 10 期
政协靖江市委员会办公室编印 2011年10月31日
目 录
【会议消息】
●市政协召开第四十六次主席会议
【工作动态】
●市政协举行第十一次名人名家讲座
●下半年委员小组活动启动
●市政协视察安监局民主评议整改情况
●机关支部组织观看“情归故里”美术作品展
【友好往来】
●省政协理论研究会来靖考察
【委员风采】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记市政协委员蒋宇
【每月大事】
●会议消息●
市政协召开第四十六次主席会议
10月18日,市政协召开十一届四十六次主席会议,苏增耀主席主持会议。副主席孙桂芳、何晓鸽、毛雨华、王维三、庞余亮出席会议。市供销总社领导班子成员列席会议。市政协各委办负责同志也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市供销总社主任李江豪所作的关于供销总社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近年来,供销总社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负重拼搏,埋头苦干,抓改革,求发展,保稳定,开始步入了恢复性增长阶段,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会议对供销总社所面临的困难给予充分理解,对供销总社近几年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供销总社今年以来确定的工作重点由保稳定转变为谋发展的工作思路表示赞同。会议建议,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加强宣传,在提升全社干部职工精神状态上做好文章。要高举为农服务旗帜,充分发挥合作制体制的优势,着力打造为农服务品牌,做好为农服务的文章。要坚持科学发展,以项目为抓手,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项目落实,闯出一条具有供销社特色的发展新路子,树立起供销社在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新形象。(范红梅)
●工作动态●
市政协举行第十一次名人名家讲座
10月14日,市政协举行第十一次名人名家讲座,邀请著名作家、省作协副主席毕飞宇来靖作“我的写作生涯”专题讲座。市政协主席苏增耀主持讲座。
毕飞宇生于兴化,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多年来,著有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近百篇,代表作有《哺乳期的女人》、《青衣》、《平原》、《推拿》等。他曾获得第一届、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是江苏首个问鼎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的作家。在讲座中,毕飞宇以时间为轨迹,讲述了《哺乳期的女人》《青衣》《玉米》等重要作品前后的构思和创作故事。他回顾了新时期文学的特点,展示了小说中的人物塑造过程,谈论了一个作家如何面对死亡和如何自我认同。在生动而深刻的讲座中,大家走进毕飞宇的精神世界,看到一个从容、睿智的优秀作家。
苏增耀说,毕飞宇的成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热爱生活。他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人道情怀,彰显出一个作家的责任。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在生活中,毕飞宇都在创造。祝愿他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获得更高的荣誉。
在靖的省、泰州市政协委员,我市政协委员和市政协组成单位工作人员,市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和文学爱好者听取了讲座。(鞠 荣)
下半年委员小组活动启动
从10月中下旬开始,本年度第二次委员小组活动启动。本次小组活动继续以联络联谊为主题,加强联谊与交往,沟通思想与感情。内容主要有两项:总结交流一年来各自的工作、学习和履职情况;评选“双先进”委员。活动的形式可根据各小组实际情况,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张颖武)
市政协视察安监局民主评议整改情况
10月27日,市政协领导和驻会委员对市安监局民主评议整改情况进行视察。市政协主席苏增耀,副主席孙桂芳、何晓鸽、毛雨华、王维三、庞余亮、苏徐参加视察。
委员们实地视察了中泰钢结构和德桥仓储两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听取了市安监局接受民主评议后整改工作情况的报告。市政协民主评议以来,市安监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加大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教育,以“夏百赛”活动为抓手,加大对中小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7—9月份,共组织夏季、节前等各类安全大检查活动150余次,检查单位1125家,排查出一般安全隐患2173处,整改2112项,隐患整改率达97.2%以上。同时,市安监局还加强了安监人员队伍建设,理顺了沿江企业监管关系。
苏增耀充分肯定了安监局民主评议整改工作,认为安监局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围绕评议中提出的意见与建议,重点问题重点整治,重点隐患重点排查,做了大量的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希望安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文化建设,落实整改措施,夯实安全监管的各项基础工作,推动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黄圣儒)
机关支部组织观看“情归故里”美术作品展
10月14日,市政协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和机关干部观看“情归故里——著名画家张晓寒美术作品展”。
张晓寒先生1923年生于靖江,曾师从吕凤子、潘天寿、黄君璧、傅抱石等名师,一生博学多才、工诗善画,桃李满园。先生作品格调高雅,笔墨奇拙雄浑,利落的中锋用笔,力透纸背,老辣苍润的墨线长短相济、动静相生,墨、色、水层层深入,重重堆渍,异常滋润浑厚,氤氲之气扑面而来。本次画展由市政协主席苏增耀牵线,厦门、靖江两地共同举办,共展出先生遗作65幅。(徐德华)
●友好往来●
省政协理论研究会来靖考察
10月19日,省政协理论研究会一行14人来靖考察。考察人员听取了我市近年来沿江开发发展情况的介绍,考察了江苏万林国际木业有限公司和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市政协主席苏增耀陪同考察。(郑 暄)
●委员风采●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记市政协委员蒋宇
刘舰平
在工行,蒋宇的另一个身份是画家,是一个科班出身的画家。都说文人无形,而了解他的人总说他中规中矩,绝没有所谓文人的清高迂腐,而且金融业务熟练,待人热诚,富有责任心,备受同事和客户尊敬。
走近蒋宇,不是一件难事。但要走进他的内心,却不是一件易事。表面上,体格健梧的他直来直去,有话就说。更深的层次上,常常因为对艺术的独到见解,有点口吃的他,居然流利有加,时不时还冒出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名词。
(一)
打从记事起,父母的喜好就在小蒋宇的心底深深扎上根。母亲是城南小学的一名美术老师,基本功不说,重要的是画什么像什么。父亲虽说在糖烟酒公司从事领导工作,但美术上的造诣绝不在母亲之下,蒋宇记得最深的是,父亲竟然在一只鸡蛋上涂鸦了一棵柳树,柳树上栖着一只夏蝉,六月和风中,柳叶飘舞,夏蝉歌唱。
耳濡目染,蒋宇有了长大当画家的志向。他坦承,因为时代和生活的缘故,工作第一的父母很少在美术上言传身教,授业解惑。都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蒋宇也不例外。得空他便无师自通地偷偷涂抹起来。70年代初,正值文革后期,画毛主席像、画红卫兵成为时尚,蒋宇很羡慕,也画,周围的人都说他画得很像,比画张上的还传神。他有些自喜。从小学三年级起,他踩着板凳,承担了班级出黑板报的任务。看过的人说,他出的板报粉笔字端庄俊秀,编排有致,图文并茂,惹得全校的班级都来观摩学习。
1976年7月高中毕业的他成了一名工人,从事着晶体管元器件的组装工作。虽说心眼里不是十分喜欢这份在别人看来很体面的工作,但在高考制度尚未恢复的时代,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一年后,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复又燃起那从未熄灭的希望:我要考美院。白天他和工友们一样工作,晚上在昏黄的白炽灯下挑灯夜战……事与愿违,这一年,他名落孙山。但没有消沉,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他终于以高分被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录取。
(二)
1984年大学毕业,蒋宇响应省委省政府支援苏北的号召,来到了老区盐城,成了盐阜大众报的一名美术编辑。从大学到单位,有过从业经验的他,并没有其他新人的陌生,相反多了一些从容。美编说到底,就是版面的美化师,一方面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稿,从中提练出一些线条、色彩元素,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消化,构思题图、尾饰、插图等。在铅与火的排版年代,每天,他除了陪文字记者下基层采访,伏案创作、编辑外,跑得最多的是印刷厂的排版房,有时候为了修改一些图案,常常就伏在车间的工具箱上现场作画。
大众报的文艺副刊因为团结了一批文艺爱好者,不断推出上乘之作,拥有了相当的读者群,是盐阜地区的文艺高地,颇受各界关注。他和责任编辑孙昕晨一起,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生怕哪个方面有半点疏忽,亵渎了读者的感情。每一期,从选题,到组稿,再到版面设计,他们都反复推敲斟酌,力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有一年,报纸推出一期立足盐阜、面向全国的诗歌大展,他整整在办公室和印刷厂呆了三个日日夜夜。读着那些美丽的诗句,他感动着,他分明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各条战线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他年轻的心总被激情所牵引,那些经年郁积的心头之物迅即汇成了纸上风云,无论山川江河、云烟霁树,都表达了画家对时代对绘画的深刻追求和理解。短短时间内他一口气为诗稿配了20几幅图案,这在计算机未曾流行的年代,真可谓奇迹。每每回忆起5年既紧张又充实的报社生活,他总说,那时候年轻,光杆一个,既富有幻想,又精力充沛。
(三)
时光悄然滑过。转眼间他已迈入了婚姻殿堂,因为父母、家庭远在靖江,难免的一些生活难题逐步在他面前铺陈开来,有些沉,有些重,需要他一一做出回答。这时候,他的为人之子,为人之夫,为人之父的责任感升腾起来,他感受到了无形压力。也正是这时,他的心智开始变得成熟,似乎一夜之间,无忧无虑的文艺青年年代已离他远去。他最终决意辞别诚挽他的领导和同事,作出在他看来不十分正确也不十分错误的抉择:回到家乡。
1989年12月,他成了靖江工行办公室一名宣传干事。因为如影相随的美术爱好,他在宣传岗位上如鱼得水。金融业的日新月异发展、家乡的人文风情,给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他以一双艺术家的慧眼,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养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现实题材的国画创作。他的作品先后多次参加市级以上的画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工行系统,都知道靖江行有个蒋宇,画画的,做美工一把好手。也因此数次被北京总行、南京省行借调,或编辑画册或组织展览等,每次都受到上级行的褒奖。1993年,他为总行设计的一套五枚明信片,还在邮电部组织的评比中荣获了金奖。
虽然从事着得心应手的宣传工作,但那年的银行内部改革,却差点“革”去了他的饭碗:定编中撤除了宣传干事这一岗位。这以后,他做过押运员、柜台员工、大堂管理等。每一次,他都是二话不说,“新的工种,其实就是一种向生活学习的机会,这对于丰富个人的阅历,提高创作水平大有裨益。”为了适应变化了的工作环境,他学珠算,学五笔输入,学金融业务,学金融技能,学金融产品的推广,居然游刃有余。
作为政协委员,他认真履行好政协职能。他说,当委员就要建好言、履好职。而作为文体新闻界委员,最最主要的就是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担当起一个委员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08年起,他加入到政协宣传工作中,用他的画笔,为委员造像,把委员在履职过程中的精彩瞬间、最传神最阳光的一面呈现出来。如今,他已画了100余幅。近一两年,他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担任市文联《孤山》的美编,还为《老家西来》、《沙上记忆》、《宝卷笔记》等书籍创作了200多幅插图。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美术界、出版社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主业和副业之间,在工作、读书、创作、健身之中,他忙碌着,也享受着。虽然眼际间或也有一些和年龄不大称的少眠和焦虑,但他总是乐乐呵呵。他常说,我的生活平平常常,平平淡淡,但幸福指数很高。
●每月大事●
十月份大事记
10月14日 市政协举行第十一次名人名家讲座,邀请著名作家、省作协副主席毕飞宇作“我的写作生涯”专题讲座。市政协主席苏增耀主持讲座。
10月18日 市政协召开十一届四十六次主席会议,苏增耀主席主持会议。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市供销总社工作情况的报告。
10月27日 市政协对市安监局民主评议整改情况进行视察。市政协主席苏增耀,副主席孙桂芳、何晓鸽、毛雨华、王维三、庞余亮、苏徐参加视察。(郑 枫)
本期发: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民盟靖江市总支部、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侨联、市文联,本会各专委会,办公室各科室,
市政协全体委员。
责任编辑:范红梅 共印3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