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现在的位置: 靖江政协->委员之窗->委员风采
绿色家园的耕耘者——记市政协委员、市农委副主任杜剑茹
时间:2012/8/16 10:24:37 作者:

范红梅

1982年,杜剑茹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县蚕桑指导站工作,具体负责全县蚕桑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祠镇的蚕桑养殖指导。蚕桑生产与粮棉油等经济作物相比,虽然效益较高,但因生产环节多,技术也较繁琐,稍有不慎就可能减产减收。

刚到生产基地,很多蚕农不太相信这位年轻稚嫩的小姑娘,有的甚至找到蚕桑站长要求换人。杜剑茹不管这些,扑下身子扎在一线。因为她知道,这种时候,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唯有真情、热心和技术,才能释解蚕农怀疑的目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剑茹用辛劳的汗水、精湛的技术,为蚕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她终于获得了蚕农的信任,成了蚕农发展生产不可或缺的保护神。寒来暑往,转眼间,杜剑茹在蚕桑基地度过了13个春秋。在她的辛勤努力下,生祠镇的蚕桑持续稳产高产,至今仍是全市蚕桑生产规模最大、效益最高的一个镇。

1995年,江苏省茧丝绸业大改革。这一年,靖江市茧丝绸总公司应运而生。2002年,市茧丝绸总公司并入市林牧渔业局。经严格的组织考察,杜剑茹担任副局长并兼任总公司经理。她没有辜负组织和同志们的信任,创出了骄人的业绩。茧丝绸总公司先后被评为靖江市十大龙头企业、泰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次受到靖江市和泰州市政府的表彰。

成功的背后蕴含了巨大的艰辛。为了经营好公司,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可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家庭,有时只能狠心搁在一边。公司改革最关键的那一年,恰逢儿子面临中考,需要父母生活上的体贴和照顾,身心上的关心和鼓励,但这一切杜剑茹都不能如愿以偿。她总是早出晚归,加之丈夫又在外地工作,孩子有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有好几次,当杜剑茹拖着疲惫的身子,临近子夜回家时,儿子已经和衣熟睡了。一向坚强的杜剑茹常忍不住流下愧疚的眼泪。

有人问起她成功的秘诀时,她总是谦虚地说:成绩的取得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公司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实,这与她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分不开,与她在公司所营造的和谐氛围紧相连。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对待工作就像一把剑,坚定果断,利索快捷;而工作之外,则对同事关心爱护,以人为本,以情暖人。有几个茧站职工夜里值班时打牌,她查岗发现后立即给予严厉的批评,并在全公司职工大会上进行帮教。而每当职工的家属生病,或家庭生活困难,她总是牵挂在心,多次探望,甚而组织公司人员捐款以解燃眉之急。在职工心目中,杜剑茹既是领导又是朋友,跟着她干事,气顺劲足。

2004年,靖江市机构改革。原农业局、林牧渔业局、农机局和渔业公司四家单位组成农业委员会,杜剑茹担任副主任,分管林业、蚕桑、质量标准和农产品检测工作。杜剑茹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靖江地域面积小,工业用地多,城乡绿化因诸多因素,历来欠帐较多。针对现实问题,杜剑茹和市林业中心一班人反复研讨,创新思路,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跨越式前进。全市森林面积以年均1.87万亩的高速递增,森林总面积已达16.82万亩,森林覆盖率16.87%,预计2009年可以基本达到小康指标。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杜剑茹牵头下,市农委专门成立了质量标准科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袋子菜篮子,从源头上监控农产品质量。全市现已建立无公害种植基地38个计41.38万亩,无公害畜禽基地23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2025亩,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已达25个。2005年,靖江市通过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市验收,2006年又荣获了江苏省生态农业市称号。这些,都凝聚了杜剑茹的一份辛劳和汗水。

作为一名连任三届的市政协常委,她深深地感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每次政协会上,她都要代表广大农民吐露心声,为农民争取更大的权益保障。她的提案大多与“三农”相关,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其中《强化畜禽病疫的防治工作》、《注重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实施我市蔬菜基地建设北移战略》的提案,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2007年底,她当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这既是出于她的为人、她的工作成绩,也是因为她能够积极参政议政,为农民兄弟鼓与呼。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