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现在的位置: 靖江政协->委员之窗->委员风采
永远年轻的李玉华——记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局纪委书记李玉华
时间:2012/8/16 10:26:13 作者:

刘舰平 沙志红

提起李玉华的名字,靖江人并不陌生,从锡剧舞台到文化战线,每一段人生,她都做得有声有色:1989年代表锡剧剧种参加中央电视台拍摄戏剧集锦、199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参加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三集舞台剧《乱世风情》,并多次在扬州地区、江苏省戏曲大赛中获奖。

学戏,对李玉华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文艺演出在靖江如火如荼,当年的生祠公社宣传队因此小有名气。小小年纪的李玉华常常端张凳子,和大人们一起看演出。台上精彩的表演,激活了李玉华骨子里的艺术天份,宣传队走东串西忙演出,李玉华四处跟随忙学唱。样板戏、现代歌曲,天资聪颖的李玉华学什么像什么,眉眼间顾盼有神,身段姿态柔美动人。夏天的晚上,村头埭尾乘凉的乡亲都爱喊李玉华来一段即兴表演。大人们扇着蒲扇,或坐或站,双双眼睛盯着她。小小的李玉华一点也不怯场,她一抬腿站上板凳,报上拿手节目,动人的演唱博得乡亲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板凳上的表演,留给乡亲们的是丰富的记忆,带给李玉华的则是迈向大舞台的起点。从这个不起眼的小舞台,到后来的大舞台,锡剧成了我一生最喜爱的事业,也是我一生最大的追求。李玉华感慨地说。

1979年,李玉华到江苏省锡剧团学习,其间,她学唱的一出折子戏《安堂认母》,让锡剧名家姚澄颇为赞赏。也许就是这一段缘,李玉华与姚澄结下了师徒情。1981年,李玉华特地来到南京,到江苏省锡剧团找到姚澄,正式拜师学艺。

在姚澄手把手的教授下,李玉华天天吊嗓子、学台步、练武功,真正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锡剧是一个带有鲜明吴地特色的地方戏种,特别是表现在唱词上,这对从小长在靖江、操着一口靖江口音的李玉华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挑战。不断的勤学苦练,李玉华终于练就了一口道地的锡剧腔,她的演唱听起来共鸣丰满,音色清丽,穿透力强。

年复一年苦心从艺,李玉华汲取了姚澄、沈佩华、梅兰珍等锡剧前辈名家的唱腔特色,并根据自己嗓音条件,主攻青衣和花旦,创造出许多优美动听的唱段。丁玉兰、王彩云、韦娘……一个个鲜活的的舞台形象为李玉华赢得了无数鲜花和掌声。然而,在她心目中,为靖江锡剧表演赢得声誉才是最大的收获。

李玉华的父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去了香港,多年拼搏,已在香港创下一份产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父母数次几经周折,带着弟妹来靖江看望李玉华,希望她能离开靖江去香港。

那时,李玉华已成为生祠宣传队的台柱子,一曲现代戏《斗潮浪》让靖江锡剧团的老师们刮目相看,靖江锡剧前辈热心地指点她,并将她从生祠宣传队调入县锡剧团,系统学习锡剧表演。是在锡剧的舞台上大展身手,还是和父母一起远赴香港?李玉华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至亲的呼唤,一边是至爱的锡剧舞台,李玉华痛苦万分。

机会稍纵即逝。面对父母的多次苦劝,李玉华不是没有犹豫过。八十年代初期,父母将她接到香港,轮番劝她留下别走。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迎来了戏曲文艺的春天,李玉华觉得自己应该趁此机会在锡剧舞台上展示才华。对锡剧表演深刻的眷恋,让李玉华一次次坚定信心。她对父母说:我的事业在家乡,爱好锡剧的家乡人民需要我,我更需要他们。她婉言谢绝了亲人的挽留,回到靖江,继续她的锡剧事业。如今想来,如果不是因为锡剧,李玉华的人生可能会有更多精彩。

1991年,为了培养锡剧新秀,靖江市文化局委托江苏省戏剧学校办班,挑选了23名学生到省戏校代培。为了培育出优秀的锡剧人才,需要一名老师去南京带班。李玉华毅然挑起了重担。那年,她将年幼的儿子丢在靖江,自己只身到南京,和靖江小锡班的孩子们一起晨练晚做。唱念、形体、身段,每一堂课,李玉华都陪着孩子们一起上。星期天,她又特地赶到菜场,像母亲一样买来大家爱吃的食物,帮正长身体的孩子们加餐。

为了过好语言关,李玉华在班务会上,让学生们轮流用锡剧方言读报、读业务材料,就连平时说话,一开口也是锡剧腔,不明就里的人听了,还以为他们在演戏。有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们进步很快,第一年,靖江小锡班就在江苏省戏剧学校获得文明班级的称号。

如今,这批小锡班的学员已成长为靖江锡剧团的中坚力量。李玉华也早已离开锡剧舞台,但她对靖江锡剧事业的贡献,却让大家一直牢记在心。

作为连任三届的政协委员,李玉华毫无懈怠,她认真参加政协的各项活动,积极参政议政,为靖江文艺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2007年,她被市政协评为年度双先进委员。

我们祝愿李玉华永远年轻,祝愿李玉华为靖江锡剧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