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现在的位置: 靖江政协->委员之窗->委员风采
群文园里乐耕耘——记市政协委员、市文化馆副馆长乔霞
时间:2012/8/16 10:29:16 作者:

沙志红  范红梅 孙荣金

乔霞,市政协委员、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泰州市二届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泰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采访乔霞,时常被她乐呵呵的笑声所感染,也许正是这种乐观向上的性情,决定了乔霞在群文园里的耕耘不平凡。

她是快乐的耕耘者

  

乔霞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受父母的艺术熏陶,她从小就喜欢蹦蹦跳跳,哼哼唱唱,高中阶段,一直是校学生会的文娱部长 。出于对文艺的挚爱,1978年,高考刚刚恢复不久,已经进厂务工的她,决定报考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可当时在靖江这个小县城里,要想找一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声乐辅导的老师,实属不易。于是,乔霞受人指点每周一次到南京一位声乐老师家登门求教。

那时去南京可没现在这么方便。为了充分利用周末下午的半天时间,她每次都是早上三四点钟到车站排队,挤乘6个多小时的头班车赶往南京。在常人看来,这确实是够辛苦的,但乔霞说,她不觉其苦,反觉其乐,因为她心中有梦,她沉醉于自己的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之后,南京师院音乐系在扬州地区1500名考生中录取了2人,乔霞便是其中之一。历经四载春花秋实,她被分配至高邮师范学校任教。但她眷恋着故土,心系着家乡的群众文化事业。怀揣着这份热情, 1986年,她调至靖江文化馆,开始了她的群文耕耘生涯。

回到家乡,她把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普及和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准作为自己的执着追求。

她深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充分汲取生活的养料,才能辅导、孕育出更生动、更贴近群众、更有生命力的作品。因而,她视生活和社会为流动的课堂,常年坚持下基层采风,深入农村、工厂体验生活,与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打成一片。

她相信群文之花的盛开,离不了一支扎实的群文骨干队伍。为此,她奉献出了自己无数的时间和精力。

她亲手组建的靖江第一支铜管乐队的队员清楚地记得:乐队组建初期,好多队员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完全是凭着一腔热情加入了进来。是乔霞一遍又一遍地教他们识谱,一次又一次地帮他们寻找乐感。队员们每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她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在她的精心辅导下,队员们后来都成了全市拉得出、打得响的群文骨干。至今不少人还活跃在群众文艺的舞台上。

她辅导过的许多单位的合唱队员对辅导情景历历在目:长时间的教练,让她的嗓子时常沙哑,好几次甚至险些累晕在排练场地。大家于心不忍,都劝她稍事休息,可她想到几十个人集中起来排练不容易,总是又坚持着强打精神。

每年文艺节和每次歌咏比赛的排练场地,总少不了乔霞忙忙碌碌的身影。她和演职人员一起讨论动作、设计场景、排练节目……她与单位仅有的几名群众文艺工作者要为全市的演出团队辅导授课,有时一天得赶往七、八个单位才能凑合着安排过来,晚上10点多钟归宿成了家常便饭。

谈起工作的动力,乔霞深情地说,一个人对待一项工作,如果仅仅视作谋生的职业,往往会日渐失去兴趣,可我认这项工作为事业,我喜欢、我热爱,我在工作中获得了快乐,工作本身对我来说就是报酬。

她是成功的收获者

凭着对工作的热爱,靠着扎实的艺术功底,乔霞为全市的群众文艺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储备人才和后起之秀,她的名字在群文界家喻户晓,她自己也在艺术的道路上收获颇丰。

2002年,为了创作好反映党群关系鱼水情深的曲作品《心心相印》,乔霞可谓倾注了心血。走路想着它,吃饭想着它,甚至睡着了也还想着它。为了一个曲调,她会反复推敲,有次在公交车里,她忘情地来回哼唱一个调子,引得车内人好奇地向她注目。有时睡梦中想起了一个旋律,她随即披衣下床,生怕灵感转瞬溜走。不仅如此,她还七上南京征求专家意见。最终,该作品荣获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及《歌曲》杂志全国优秀群众歌曲奖。嗣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空无限”栏目对她进行了半小时专访,并播放了她创作的其它音乐作品。

乔霞的戏曲唱得也很好。1998年,省文化厅举办“童鹰杯”锡剧演唱赛,她抱着学习的心态踊跃参赛。为了唱好《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这一曲段,她特意趁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倪同芳回靖演出时恳请赐教。经过名家的点拨,加上她自身的努力,乔霞欣喜地获得了比赛二等奖。

近年来,乔霞把辅导社区群众文艺团队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经她辅导过的社区团队有20多个,全都在全市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中频频登台亮相,有的还屡屡获奖。其中,由退休职工组成的夕阳红歌舞队不仅在泰州老有所乐歌唱大赛中获金奖,更在全国社区文艺比赛中获金奖。

此外,她辅导的学生王楚在全国推新人大赛中获声乐类十佳;她的曲作品《我有一个天下最好的母亲》获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是根、是源、是归宿》获文化部、广电部等六部委二等奖,《靖轴工人火红的心》获全国工人歌曲银杯奖;《文化馆如何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等三篇论文获全国群众文化学会优秀论文奖……

面对累累收获,按理说是该满足了,可乔霞说,她还有梦,她要在群众文艺的园地里继续快乐地耕耘下去。

她是尽责的好委员

身为一名市政协委员,乔霞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说起履行委员职责,她坦言,当委员就应该献有识之策。

流传于靖江域内的讲经,被不少专家学者称为民间口头文学的活化石,具有极为珍贵的人文历史价值。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讲经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作为文化工作者,乔霞觉得对靖江讲经的抢救保护工作刻不容缓。2006年全会期间,乔霞执笔,与文体新闻界的委员一起,提交了《加大对靖江讲经抢救保护的力度》的提案,建议有组织有系统地对靖江讲经进行挖掘整理和深入研究。年底,该提案被评为年度十佳提案。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靖江讲经艺术得到了很好的抢救和保护,不仅召开了国际研讨会,出版了音像制品《靖江讲经》和图书《中国靖江宝卷》,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也因此获得“中国宝卷传承之乡”的称号。

因为工作原因,乔霞同社会各界有着广泛的联系。2003年至今,乔霞撰写了十多件提案。她诚恳而又欣慰地说:耕耘在群众文化这块土壤里,我习惯了做实实在在的事,讲实实在在的话。只要是对群众、对社会有益的事,我乐意尽绵薄之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