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10月16日,市政协召开“创更优营商环境委员与您同行”调研、监督、协商会议,督办一号提案,反馈专题调研和民主监督情况,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市委副书记、市长叶冬华,市政协主席范敏,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权,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沈南松,市政府副市长赵建国,市政协副主席毛雨华、庞余亮、王绍斌、李建新,秘书长仇颖出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李建新主持会议。
今年3月以来,围绕市委交办重点课题、市长领办一号提案、专题民主监督等,市政协和市纪委监委联合开展了“政协委员助优营商环境”系列专题调研、民主监督和协商活动。250多位市政协委员全员参与,积极投身“我为营商环境献一策”活动,提交意见建议200多份。
现场,与会人员观看了“创更优营商环境 委员与您同行”专题片,听取了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和一号提案办理情况汇报。8名政协委员围绕中介机构乱收费、窗口一站式服务、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等问题,与分管市领导及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负责人在现场进行面对面交流。会议还现场连线北京、深圳、重庆的靖江籍企业家,请他们介绍当地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叶冬华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要怀揣一颗“真诚心”:敢于向自己“开刀”,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事项集中、流程集约、服务集成”,加快实现一站式办理、最简约流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下力气拆除各种不合法、不合理的门槛,最大限度为民营经济松绑、助力。落实政策要坚守一颗“公道心”:持续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用足用好减税降费政策,确保能减尽减、应减尽减;全面梳理、完善、细化已经出台的政策,做到集成化、具体化,让民营企业看上去明白、办起来简单。政商交往要秉持一颗“同理心”:把握好亲清二字,理解、宽容、善待企业家,多与企业家交流沟通,按照“满足条件、给足政策、留足空间”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政府服务,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全面落实“123”涉企服务长效机制,常态化挂钩联系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深度对接企业在人才引进、资金融通、土地供给等方面的需求,创造更好的产业生态系统,让各类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财富的源泉竞相涌流。
范敏说,23个部门(单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力军。要突出问题导向,对标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对准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期待和评价,找短板,抓提升,努力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要勇于自我革命,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舍得掏出“口袋里的权力”,主动碰触“本单位的奶酪”,倾力打造“投资到靖江”“办事不找人”的营商环境。255名政协委员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者。要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善于及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向部门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助推更多优惠政策落细落实落地。要讲好优化营商环境的靖江故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68万靖江人民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希望大家自觉承担起营商环境建设的责任和义务,主动践行更新理念,拿出更优形象,在城市的一草一木、你我的一言一行中,彰显城市的软环境和竞争力。
王权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推动下,我市营商环境不断向好的态势已经形成。但从群众反映和日常监督的情况来看,营商环境中依然存在政策落实上的“中梗阻”、工作机制上的“僵旧硬”、服务行为上的“推拖绕”等问题。下一步,全市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干部还将不断健全完善营商环境整治和反馈机制,积极推动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互贯通融合,全力以赴助优营商环境建设,为谱写靖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通过新华网“现场云”、智慧靖江手机客户端“骥直播”进行全程直播,引发数万名网民观看并留言互动,展示了全市上下达共识、集众智、聚合力的发展氛围。
|